来源:水母网
2024-08-16 12:53:08
夏末秋初时节,半城绿荫半城楼,港城美哉。比这美景更有魅力的,是一座城市拔节生长的动听声音——
刚刚启用的烟台机场t2航站楼人来人往,航班起落间,诗与远方已经抵达;
检测列车在潍烟高铁上疾驰,穿山越岭,对铁路进行着开通前的“体检”;
繁忙的港口,时不时传来巨轮远航的声声汽笛,城市、产业与港口相生相长;
莱山区黄海明珠广场人声鼎沸,夏日消费季好吃好玩好逛,滨海一线提升带给市民和游客更多的幸福感……
铆足劲,向前行。gdp迈上万亿台阶的烟台正朝着新的目标——2035年跃升成为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努力奔跑。而一个个梦想照进现实的微镜头背后,是烟台着力推进海洋强市建设,深入拓展蓝色空间,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舒美活力城市的生动注脚。
在这场“上新”之旅中,烟台遇见更美好的未来。
交通网加速织就
正值暑运,烟台机场t2航站楼十分热闹。在这里,诗与远方的距离,具象化为一张机票。
今年6月28日零时,烟台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用。这座整体造型取意为“仙海盛景、云上仙山”的建筑,自此敞开怀抱,迎接一波波客流、货流走进烟台、走向世界。
t2航站楼启用后,烟台机场新增33个近机位、6个值机岛、72个值机柜台、32条安检通道,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的发展需求,极大提升了烟台机场客货保障能力和旅客出行体验,从烟台飞世界的梦想成真。
gdp迈上万亿台阶之后,烟台将新目标确定为环渤海地区中心。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必然是一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也是烟台为何要奋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原因。
烟台城市区位优势显著,紧密衔接京津、长三角和东北三大经济圈等重要节点城市,向东面向日韩及东南亚经济发达地区,向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向西内连华北腹地。铁路、公路、港口、空港、管道五种交通要素在这里相互融合,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是重头戏。“十四五”时期,是烟台有史以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体量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时期。
去年年底,莱荣高铁投入运行,我市新增了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铁路大通道,带动全市从“动车时代”迈进了“高铁时代”,莱阳、海阳等地市民,率先领略了高铁速度。
正在联调联试的潍烟高铁年内建成通车,届时将与莱荣高铁、青荣城际铁路共同构成“两横一纵”高速铁路布局,全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铁,家门口的高铁站将为更多人插上逐梦的翅膀。
g18荣乌高速公路烟台枢纽至蓬莱枢纽段改扩建工程项目,为我市境内首次采用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的高速公路,在八车道上一路驰骋,将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打通城市发展瓶颈。
此外,快速路建设和国省道改建也将迎来新节点。
烟台交通设施建设在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带动下,互联互通的交通网越来越密,向着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迈进的步伐越来越稳。
港与城双向奔赴
港口,从来不只是港口。
自古以来,港与城相伴而行。进入大航海时代后,世界格局悄然改变,沿海地区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地处黄渤海交界处的烟台,面朝大海,注定要走一条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路子。而港口,正是这条路的原点。基于此,烟台面向未来,决定以港产城融合打造区域经济引擎。
迈入万亿城市行列,期冀再攀高峰的烟台,对产业项目的渴求尤为迫切。港口,无疑是重大项目集聚的主战场之一。
8月14日,烟台港蓬莱港区7#泊位,在两台门机协同配合下118米长的风叶稳稳落在甲板上。从90米到113米再到126米,蓬莱港不断刷新着最长风叶吊装纪录。
不断刷新的纪录背后,是中国(蓬莱)海上风电国际母港日益完备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体系。园区先后获得山东海上风电特色产业集群、烟台清洁能源海上风电专业园区等称号,成为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一环。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这是港口作为港产城融合的重要主体,深入践行“以港兴市”战略,深度融入烟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个切面。
就在今年2月22日,山东港口2024年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烟台)建成项目投产暨新项目开工仪式在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举行。总投资56.49亿元的12个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约506亿元的20个新项目宣布开工,配套烟台市港航金融业发展的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同步揭牌成立。五年来,烟台港累计建设项目达到500余个,山东港口在烟台落地投资近400亿元,成为烟台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当然,烟台也不遗余力为港口发展赋能。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重提“以港兴市”战略,成立“以港兴市”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市级层面更是“顶格”协调,将港口视为城市发展“金牌合伙人”。
政企携手正在把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
烟台港坚决贯彻烟台市“退港还城”总体要求,全面参与的芝罘湾港区城市化改造项目——烟台港广场,一期工程中的烟台港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基本建成投用,烟台港广场供应链服务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发展楼宇经济,打造临港服务业发展新高地、供应链服务业态聚集地和第四代港口转型升级新基地;
烟台港加快推动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2021年收购中海港务(莱州)公司股权,成功将莱州港区纳入烟台港版图;
2023年烟台港与烟台打捞局码头实现共建共享合作,在推进烟台口岸客滚运输业务一体化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
烟台港助力烟台市各区市临港产业蓬勃发展,协同推进莱州临港产业园、龙口北大圈工业园、综保区冷链物流园等临港园区建设……
这场双向赋能的奔赴之旅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港口与城市合作越来越默契、关系越来越紧密、融合发展成果越来越丰硕。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江河与山麓、古建与高楼、街头与巷尾,穿行在城市的熙攘街道和隐秘角落里,才发现这座城市原来有那么多面。
这座城的海岸线上,精彩生活正在演绎。
刚刚启动的夏日消费季,让更多市民和游客领略了滨海一线的魅力。人们在这里看美景,奔赴唯美山海;品文化,感受国潮风韵;赏艺术,领略海右之美;尝美食,品味四海佳肴……这个夏天,烟台以别样“烟火气”和诗意迅速出圈。
沿着海岸线向东,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养马岛上,环岛一周,吹着海风,寻一片海滩,当浪花拂过脚背,相信你会为满目的蓝色而心醉,悄然换新的养马岛给游客带来更为多样的亲海体验。
还有从来不孤独的“孤独的鲸”,以及一条条“见山达海”的道路,都成为年轻人争相拍照的打卡地。
这座城,悄然焕新的街巷广场,正在被更多人所热爱。
夏末秋初时节,行走在烟台,街头巷尾的角落里总是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漫步在朝阳街上,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繁华的年代。街道两旁的古老建筑,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变迁,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所城里古韵悠长,踏上磨得发亮的石板路,触摸着斑驳的古城墙,目光所及,200多处文物院落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这座城,不仅有钢筋水泥,还有诗意栖居。
晚霞映湖畔,城市美如画。傍晚时分,在位于莱山区的凤凰湖公园内,灯光璀璨,美不胜收,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这个集儿童娱乐、活力运动、老年休闲、综合服务、堤坝综合防护和全龄运动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龄友好公园”,极大地丰富了市民夜间娱乐的体验感,成为市民夜间休闲的好去处、夜间生活的新选择。老旧小区改造在夏日如火如荼,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更是让人推窗见绿……
这些从蓝图走向实景的微镜头背后,是市民在城市更新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也是这座城市实打实的努力。
今年烟台实施339个城建重点项目,丰富朝阳、所城业态,推动崆峒胜境酒店试运营,推进7大片区、67个城市更新项目,加快烟台啤酒厂等老旧厂区转型提质,改造351个老旧小区,新增海绵城市面积3400万平方米。
高标准规划建设夹河·幸福新城,打造夹河美丽河湖生态廊道,开工建设双碳科普馆、万华城市公园,崛起一座生态之城、科创之城、文化之城。高水平规划建设海上世界,推动国电投核能总部、芝罘湾海洋金融创新区等组团加快崛起,打造滨海中央商务区。全面提升滨海一线文旅设施和服务水平,实施40个软硬环境综合提升项目,塑造更具魅力的活力海岸。
加快建设大南山中央山体公园,打造20公里山海步道,推动中心城区水塘水库公园化、景观化改造提升,让广大市民沿着山水遇见美。
打通微循环,实施10条丁字路、断头路打通工程,优化16条公交线路,全市建设190条市政道路,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比例达到95%以上,持续提升通行能力。统筹规范市区道路施工改造,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出行。新建5000个停车位,实现城区停车场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建设10处集公厕、书屋、劳动者关爱港湾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驿站,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城市温暖……
黄渤海边,云起云落。每一个朝夕之间,烟台都在努力奔向更美好的未来。(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凯发平台登录的合作伙伴。